重庆市九龙坡区吴泽生大环医术研究所 400050
“失眠”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,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、睡眠深度过浅或频度过短、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。轻者入睡困难,睡眠浅,容易醒,醒后不能入眠或时眠时醒;严重者整夜不眠或数日不能合眼。传统的失眠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。近年来,受生活节奏提高、工作压力或升学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,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青少年加入到了失眠的行列,使失眠日益年轻化、频繁化和社会化。
从短期效应来看,失眠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,使人精神萎靡,疲惫无力,情绪不稳,注意力不集中。从远期效应来看,长期失眠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、忧郁、脾气暴躁、幻视幻听、免疫功能降低、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、记忆力下降等,容易诱发高血压、冠心病、中风、糖尿病等疾病。由于长期陷入对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,失眠患者还会变得多疑、敏感、易怒和缺乏自信,进而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。
为了更好地睡眠,有些失眠患者习惯服用安眠药,甚至精神类药物,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容易形成依赖性,而且还有不小的不良反应,如果过量服用更会对身体及大脑造成伤害。
而中医对失眠有其独到的见解。“失眠”在中医学上又叫“不寐”、“目不瞑”、“不得卧”。 早在《素问·逆调论篇》中,就有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的记载。在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》中亦有“虚劳虚烦不得眠”的论述。《景丘全书·不寐》进一步对形成失眠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:“不眠证虽病不一,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。眠本乎阴,神其亡也。神安则眠,神不安则不眠;其不安者为邪气所扰,营气不足矣。有邪者为实,无邪者多虚。”失眠既可单独出现,也可与头痛、眩晕、心悸、健忘等证同时出现。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,思虑劳倦、内伤心脾、心肾不交、阴虚火旺、阳不交阴、肝阳扰动、心脾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导致失眠。但多数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,涉及包括心、脾、肝、胆、肾等脏腑,病机总属营卫失和,阴阳失调为病之本,或阴虚不能纳阳,或阳盛不得入阴。患者由于社会压力、家庭压力、生活压力等导致思虑劳倦太过,伤及心脾,心伤则阴血暗耗,神不守舍,脾伤则食少纳呆,生化之源不足,营血亏虚,不能上奉于心,以致心神不安。如《景岳全书·不寐》中就指出:“劳倦思虑太过者,必致血液耗亡,神魂无主,所以不眠。”《类证治载·不寐》也说:“思虑伤脾,脾血亏损,经年不寐。”
本人根据祖传家学,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,选取八味中药组成复方,酸枣仁、夜交藤共为君药,养心安神,敛汗通络;生地、大枣、百合、合欢皮、煅龙骨共为臣药,清热凉血,养阴润肺,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;炙甘草为佐药,补脾和胃,益气复脉,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养心安神,滋阴益气之功效。本方多年应用于临床,随证加减,收效甚好,且安全、价廉。如配合针灸、推拿,疗效更高。
附:病案举例
病案一、邹某,女,40岁。近5年常失眠或多梦易醒,焦虑不安,易发怒,头昏乏力。给予本方治疗,日服1剂,服用10天后症状明显减轻,服用50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,一年多未再复发。
病案二、邓某,女,57岁。失眠近1年,噩梦纷纭,渐至通宵不睡,伴心烦、燥热、心悸等症状。给予本方治疗,日服1剂,服用15天后可渐渐入睡,失眠症状得到缓解,服用20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。
病案三、周某,女,18岁。学习压力大,3个多月来,入睡困难,睡后多梦,白天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,情绪焦躁。给予本方治疗,日服1剂,服用10天后症状减轻,服用30天后失眠症状基本消失。
另附:方药来源
本方来源于家父吴泽生先生之祖传经验方。吴泽生,生于1930年,重庆合川人,重庆市著名老中医,中共党员,农工民主党党员,“大环医术”创始人,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高级学术顾问,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,重庆市针灸学会顾问,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原顾问,《实用中医药杂志》顾问,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养身健心工程所所长、研究员。曾历任重庆市针灸学会副会长,重庆中医学校(院)中药方剂教研组组长,重庆中医学校(院)第二附属医院荣誉院长,疑难病针灸研究所所长,重庆市中医管理局中医高评委委员、针灸组组长、科技进步奖评委、医疗事故评议委员会委员,校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。出身五代中医世家,14岁即随父应诊,先后师从全国知名中医前辈冉雪峰、吴棹仙、张锡君、任应秋、胡光慈等,从事中医临床、教学、科研70余年,创“大环医术”,擅长针灸中药并用,治疗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慢性疑难杂症,疗效显著,颇有声誉,深受病员推崇。